元江县2023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元江县统计局 时间:2024-02-18 15:00:14 点击率: 91 【打印】 【关闭】

元江县2023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元江县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强劲,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保持平稳,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农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8.26亿元,同比增长3.7%(全省4.2%、全市3.6%),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同比增长3.5%全省4.2%、全市3.5%

一、全年农林牧渔业经济运行详情

在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农业总产值596993万元,同比增长4.3%;林业总产值15533万元,同比增长4.1%;畜牧业总产值57583万元,同比增长-2.1%;渔业总产值3585万元,同比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8878万元,同比增长6.8%

QQ图片20240218144947.png 

分季度来看,1季度89166万元、同比增长4.3%(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上半年163779万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365408万元、同比增长4.6%(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全年682572万元、同比增长3.7%(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发展速度与全市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QQ图片20240218145019.png 

(一)以水果为主的高原特色现代种植业提质增效明显。年初,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提出元江县现代农业发展‘361’工作思路,全县上下统一思想、铆足干劲,充分发挥土地、气候、交通、物种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

1.粮食面积、产量实现双稳定全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责,开工建设3500亩高标准农田县乡村层层抓实粮食生产面积,及时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确保粮食生产平稳、安全。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35亩、粮食总产9.56实现了粮食面积和产量双稳定。

2.蔬菜发展注入新动力县城内坝区全年无霜、年平均气温24.1度,冬季高温少雨等热区优势,吸引了原来在省内其他县区发展冬早黄瓜的部分外省规模种植户到我县县城周边发展冬早大棚黄瓜,规模种植冬早大棚黄瓜千余亩,成为全县蔬菜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9933亩、同比增长3%,全年蔬菜总产量78283、同比增长5.4%其中:黄瓜种植面积3018亩、同比增长19.5%,产量4516.21吨、同比增长29.7%

QQ图片20240218145059.png 

3.“元江芒果品牌效益释放,全县水果丰产增收。年内成功举办中国·元江第五届芒果产业大会暨元江芒果品牌推介会,元江芒果被列入全国民特优新农产品和土特产推介名录全县各类水果迎来发展机遇期。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6.79万亩、增长1.43%,水果产量58.69万吨、增长6.57%,实现产值349453万元、增长6.1%。其中,芒果种植面积达到24.13万亩、增长0.71%,产量24.09万吨、增长8.28%,实现产值132570万元、增长11% 

QQ图片20240218145128.png

4.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QQ图片20240218145152.png 

2023年,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产各项数据亮眼:烤烟种植面积6.38万亩其中:雪茄烟实现稳定种植200亩、澧江街道新增试种面积35亩并取得成功,产量0.8万吨,农业产值26591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0.41万亩增长5.6%农业产值26093万元;茶叶播种面积稳定在2.54万亩,产量0.23万吨,农业产值16619万元芦荟种植面积稳定在0.8万亩,产量5.55万吨、增长249%,农业产值3549万元;茉莉花种植面积大幅增长,达5812亩、增长45.3%,产量0.6万吨、增长150%,农业产值16618万元;美天娇花卉有限公司强势入驻我县,全县花卉种植面积1.2万亩、鲜切花产量10191.5万支,农业产值36682万元。

(二)林业产业潜力巨大、野生采集市场火爆。全县森林覆盖率66.67%林产品生长旺盛,靠山吃山潜力巨大,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5533万元。

(三)畜牧业发展遇到瓶颈期。2023年,全县扎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引导农户科学养殖。但是,生猪市场持续低迷,饲料价格上涨、饲养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户对市场预期不看好,生猪存栏有所减少,全县畜牧业遇到瓶颈。202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9.57万头、增长-0.83%,全年出栏12.42万头、增长1.47%,肉产量1.17万吨、增长0.16%;肉牛存栏3.56万头、增长0.19%,全年出栏2.02万头、增长-1.59%,肉产量0.26万吨、增长-3.25%;羊存栏4.02万只、增长0.36%,全年出栏3.47万只、增长0.03%,肉产量0.08万吨、增长-0.48%;家禽存栏71.63万只、增长2.89%,全年出栏114.02万只、增长-0.27%,肉产量0.24万吨、增长2.12%,禽蛋产量1509吨、增长-0.92%。全年实现牧业产值57583万元、增长-2.1%

(四)渔业生产稳中有进。2023年,全县渔业生产稳定、质优价好,全年实现渔业产品产量2186吨,增长8.87%,产值3585万元、增长4.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53%,占比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五)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行业活动增速喜人。在全县独特的立体气候中,全县全年不间断开展农业生产,无人机作业等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行业活动频繁。全年实现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服务业)产值8878万元、增长6.8%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强壮劳动力不足。在城镇化大潮中,部分农村青年和致富人陆续进城务工、生活,留下的老年人年龄逐年增加,劳动能力逐渐下降,劳动者年龄总体偏高的局面难以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二)林业生产潜力挖掘、释放不够。我县森林覆盖率高、林业潜在价值巨大,挖掘、开发林业力度还不够。

(三)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难。我县地处玉溪市、红河州、普洱市三市交界处,人民百姓与周边乡镇交流频繁,部分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差,导致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加大。

(四)养殖环境、放牧场地等因素严重制约牛羊发展。牛羊散养还是我县牛羊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农户能够放牧的林草山地呈现减少趋势,严重影响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三、意见建议

(一)持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引进现代高效农业技术人才培育和壮大本土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大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二)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管护,充分挖掘和释放林业生产潜能,积极发展高效经济林、特色林产品和林下经济,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推动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林业产业的附加值,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措并举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要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水平。推广优良品种的养殖,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和质量。持续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临近外地州的乡镇,严格管控活畜产品的进出,降低养殖风险。加快建设生猪等畜禽交易市场,推动市场活力。

(四)发挥一江两河水资源优势推动渔业发展。充分发挥一江两河(元江、清水河、南溪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保护水生态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科学开发江边河畔渔产业,同时推进山区渔业种养结合的水田养殖。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研发和推广,积极探索新型渔业经营模式,提高渔业养殖经济效益。

(五)推进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提升数据农业、无人机农业生产作业等现代化农业服务的综合水平,加速培育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经营主体,增加农林牧渔(服务业)附加值。

                              签发:李天文,审核:杨慧友,拟稿:赵建龙,联系电话:60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