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贸分离”工作是贯彻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客观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同时“农贸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一、农民分离完成情况 为加快推进我县农贸分离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统计局等部门加大对全县各类农业市场主体、种植养殖基地开展排查摸底,推动了全县农贸分离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已实现农贸分离后的贸易企业成功纳限1户。 二、农贸分离存在的困难 (一)企业农贸分离后税负加重的问题。农业企业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但贸易企业需缴纳增值税,同时设立独立核算企业后,需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致使企业税负加重,由此部分企业农贸分离积极性不高、意愿不强。 (二)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人员培训问题。产销分离需要企业对原有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设立新的部门和职能,需要新招聘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 (三)供应链管理和协调的问题。产销分离需要企业重新建立和优化供应链网络,确保种植、养殖和销售之间的协调和衔接,以保证产品的及时交付和市场的稳定供应。 三、基层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强对农贸分离政策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一方面,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农贸分离;另一方面制定出台财政激励优惠政策,为农贸分离提供经济支持,降低企业的成本压力。 (二)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农贸分离的关键。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促进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企业能力建设。为实现农贸分离,企业需要具备独立运行能力。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同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农贸分离不仅仅是将农业和贸易两个部门分开,更要实现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加强产业规划和布局,促进农业和贸易的两项互动。同时,鼓励企业经销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协同创新,形成更加完成和竞争力强的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