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元江县经济运行稳中趋缓 今年以来,元江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元江县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趋缓,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牢,动力不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低于全省(5.1%)4个百分点、全市(3.0%)1.9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2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同比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36.07亿元,同比增长2.1%。 一、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6.38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4.7%,高于全省(4.5%)0.2个百分点、全市(4.6%)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4.3%)加快0.4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4位。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3.28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0.69亿元,增长2.1%;畜牧产值2.26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0.11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05亿元,增长2.8%。 (二)工业降幅有所收窄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8%,低于全省(5.0%)27.8个百分点、全市(4.5%)27.3个百分点,降幅比1-5月(-25.6%)收窄2.8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9位。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39.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44.0%。 分行业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40.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4%;食品制造业下降10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0.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2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2%,黑色金属冶炼业增长9.3%,有色金属冶炼业增长56.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下降1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无产值贡献。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低迷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0.4%,低于全省(-5.0%)15.4个百分点、全市(-3.4%)17个百分点,降幅比一季度(-4.5%)扩大15.9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7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7.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2%。 从房地产市场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0.2%。商品房销售面积3.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8%。 (四)市场消费加快回暖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9亿元,同比增长6.5%,低于全省(8.7%)2.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3.1%)9.6个百分点,增速比一季度(4.8%)加快1.7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4位。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68亿元,同比增长6.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81亿元,同比增长8.1%。 从消费形态看,实现商品零售16.81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餐饮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9.2%。 (五)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47.6%,高于全省(29.3%)18.3个百分点、全市(18.3%)29.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30.4%)加快78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4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7亿元;非税收入完成0.4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9亿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09亿元,同比下降7.2%,高于全省(-7.6%)0.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4.2%)3个百分点,降幅比一季度(-3.7%)扩大3.5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4位。 (六)金融运行基本稳定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8.92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全省(6.1%)1.8个百分点、全市(6.7%)1.2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4位。其中,住户存款64.9亿元,同比增长11.6%。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1.41亿元,同比下降2.7%,低于全省(9.3%)12个百分点、全市(8.4%)11.1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9位。存贷比为90.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规上工业扭负为正压力较大。一是企业负增长面仍然较广。全县28户规上工业企业中,6月份有7户停产半停产(1户季节性停产),12户产值累计负增长,负增长面仍达四成以上,下拉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9.2个百分点。二是电力行业重点企业支撑不足。受设备使用故障率上升,停产检修时间延长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力行业产值、产量锐减严重,1-6月电力重点企业合计下拉整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9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一是在库项目投资支撑不足。目前在库的80个项目中仅28个项目有剩余投资额,剩余投资20.3亿元,现有在库项目及剩余投资难以支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二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今年以来,全县仅有侨乡华庭房地产开发项目入库,供给端支撑不足。此外,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居民持观望态度,需求端增长乏力,房地产业负增长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三)贸易业恢复基础不牢。一是批发和零售业持续回落。上半年,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3%,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7%,分别比一季度回落7.8和2.2个百分点。二是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负增长企业影响较大。1-6月,39户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有15户企业的销售额负增长,占比38.5%。仅杭东农业就拖累限额以上批发业增速11.8个百分点,林记摩托拖累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7.4个百分点。 (四)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行业覆盖不全。纳入GDP核算的9个重点服务业行业中,全县仅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有规上企业3户,规上服务业空白行业较多,对经济发展支撑不足。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各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强化分析研判、预警监测,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促进尽快复工复产、达产达效。 (二)力促工业经济稳步回升。一是抓好存量企业动能恢复。全力保障和支持全县规上工业尽可能满负荷生产,以企业稳产达产保住经济增长存量。针对负增长的12户规上工业企业,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最大限度收窄降幅或扭负为正。二是加快在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塘房、小班碧、普力冲等6个已开工光伏项目和硅锰合金项目建设进度,及早建成投产运营,确保年内新增产值形成有效支撑。 (三)紧盯项目稳投资。一是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的理念,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和推动工作力度。二是加快批准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夯实投资增长后劲。三是坚持“房住不炒”总体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提振市场需求,全力扼住房地产市场颓势。 (四)全力激发消费活力。一是大力开展“元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中国萨王纳”城市品牌及彝族火把节、哈尼十月年等元江民俗节庆活动系列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引客入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增强发展动力。二是加大对重点贸易企业的助企纾困力度,充分挖掘限上企业潜力,降低负增长企业带来的影响。同时,依托全县现有电商及产业基础,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五)齐抓共管推进纳规升限。一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宣讲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二是尽快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并及时兑现,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加强对“准四上”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成熟一户纳统一户,形成有效的增量。三是加快重点服务业企业的培育纳统,培强做大企业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签发:李天文,审核:李天文,拟稿:封琴,联系电话:6016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