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09-13 16:13:59 点击率: 2169 【打印】 【关闭】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直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省单位:

元江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30年)》已经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91

(此件公开发布)



元江县20212030

 

 

 

 

二〇二一年八月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节  前言………………………………………………1

一、面临的形势………………………………………1

二、编制背景…………………………………………2

三、目的意义…………………………………………2

第二节  编制依据……………………………………………2

一、国家法律…………………………………………2

二、行政法规………………………………………3

三、部门规章…………………………………………3

四、规范性文件………………………………………3

第三节  目标任务………………………………………4

一、规划期限…………………………………………4

二、总体目标…………………………………………4

第四节  基本原则……………………………………………5

一、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5

二、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5

三、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5

四、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5

第五节  规划范围…………………………………………5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6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6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6

二、自然气候条件……………………………………7

三、水生生物资源状况…………………………………7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13

一、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13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14

三、水产养殖业发展优势及前景展望……………………17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19

第八节  功能区划概述………………………………………19

第九节  禁止养殖区……………………………………20

第十节  限制养殖区……………………………………21

第十一节  养殖区………………………………………22

第十二节  渔业发展功能区划 …………………………25

第四章  实施与保障措施……………………………………27

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的修订……………………27

第十四节  加强渔业水域管理,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27

第十五节  实施养殖水域容量控制,加快养殖结构调整……28

第十六节  推进区域主养产业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产业28

附件………………………………………………………………2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前言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切实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县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文件精神,结合元江县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

当前渔业养殖存在的问题:养殖水域资源利用冲突严重,渔业水域利用与水利、环保、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各行业的冲突,极大限制了渔业养殖水域资源的利用。县养殖规划滞后,养殖开发无序发展,养殖布局不尽合理,养殖水域资源利用不平衡。缺乏资金和养殖技术的革新,经济基础薄弱,水产养殖资金投入结构单一,基本由养殖户自筹,同时,对渔业生产、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致使渔业资源开发滞后。因此必须下决心引进外来资金,切实解决缺乏资金和养殖技术的革新问题。社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养殖水域的不良影响加重,占用渔业水域,污染渔业水域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水质,渔业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二、编制背景

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元江县渔业转型升级,构建水产健康养殖产业体系,推进水产养殖业合理布局、持续发展,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编制本规划。

三、目的意义

现代渔业的发展必须尽快从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养殖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养殖产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健康生态渔业产业发展道路。为此,需深入推进渔业养殖结构调整,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养殖产业,推进渔业综合开发布局调整。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和科学规划,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增强养殖业竞争力,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节  编制依据

一、国家法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二、行政法规

(一)《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

(三)《云南省渔业条例》

(四)《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工程和河道管理条例》

三、部门规章

(一)《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

(二)《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四、规范性文件

(一)《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三)《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工作规范》

(五)《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大纲

 

第三节  目标任务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从2021年至2030年。

二、总体目标

结合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际,以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

全县水产养殖业发展要以发展健康生态无公害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效益、促进水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为中心,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布局,不断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

2030年,全县规划养殖面积10099亩,其中:规划生态养殖面积6439亩,规划无公害养殖面积3160亩,规划休闲渔业功能区面积500亩;全县养殖水产品总产量2400吨,渔业产值4000万元,流通和服务业产值2000万元。

 

第四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县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本区域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根据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本区域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二、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三、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稳定池塘养殖,取缔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四、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要将规划纳入县整体空间布局框架,规划编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与县城市、交通、旅游、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节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元江县行政区域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9′102°22′、北纬23°18′23°55′。东与石屏县毗邻,南与红河县相连,西与墨江县接壤,北与新平县紧邻。县境南北长64.5千米,东西宽71.5千米,总面积2858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2766.54平方千米,坝区面积91.46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地海拔380米,距省会昆明市216千米,距玉溪市红塔区128千米。

县境属红河流域,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48 mm,元江县1956~2013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7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60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60亿立方米,合计元江县水资源总量9.7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4391立方米,农灌亩均用水量469立方米/亩。全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蓄水工程为主。全县共建成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13座、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32座,小坝塘(库容1万立方米~库容10万立方米)170座。全县水域面积18317全县养殖水面+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2019年底全县水产养殖水面9309亩。

二、自然气候条件

元江地处低纬高原,属季风气候,冬夏半年各受两种不同的大气环流影响,冬半年(即干季114月)受北非及印度北部大陆干暖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干冷气流影响,空气干燥温暖,降水量少,蒸发快,晴天多,日照充足。夏半年(即雨季510月)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和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空气湿度大,降水量多,多阴寡照,形成了冬暖夏热,冬春干旱风大,夏秋多雨湿润,干湿季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县境内各地年平均气温1224,最冷月平均气温717,最热月平均气温1629,极端最低气温-0.1-7,极端最高气温2842.5。终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1048mm

三、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一)浮游植物

水生藻类642属。其中:硅藻门有16属,绿藻门12属,蓝藻门7属,裸藻门3属,黄藻门2属,隐藻门2属。

(二)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4大类13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轮虫4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1种。

(三)底栖生物

底栖动物37种,其中软体动物门4种,节肢动物门2种,环节动物门1种。

(四)淡水鱼类以及其它淡水水生动物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云南鱼类志上、下册》(褚新洛、陈银瑞,1990,北京:科学出版社)记载,元江水系分布有元江鲤、元江虹彩光唇鱼、元江桂华鲮巨魾等鱼类。2006年,陈自明、陈银瑞等在红河水道开发对鱼类的影响和保护对策中对元江流域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列出元江分布有87种鱼类,以鲤形目最多,鲇形目次之。(见表1

1   元江水系鱼类名录

 

目科种拉丁名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鱼丹亚科Barbinae

          1 丽色低线鱲Barilius pulchellus

2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

3异鱲Parazacco  spilurus

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

4Elopichthys  bambusa

5赤眼鳟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鲌亚科 Culterinae

  6少耙白鱼Anabarilus paucirastellius

7山白鱼Anabarilius  transmontuna

8大眼红鲌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9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10Hemiculter leucicculus

11南方拟Pseudohemiculter  dispar

12银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

13海南华鳊Sinibrama  melrosei

鲴亚科Xenocyprininae

    14银鲴 Xenocypris  argentea

鱊亚科 Acheilognathinae

    15越南鱊 Acheilognathus  onkinensis

16刺鳍鰟鮍Rhodeus  spinalis

鲃亚科Barbinae

    17细身光唇鱼Acrossocheilus  elongatus

18元江虹彩光唇鱼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 yuanjiangensis

19河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krempfi

20袋唇鱼Balantiocheilus  hekouensis

21软鳍四须鲃Barbodes benasi

22云南四须鲃Barbodes  huangchuchieni

23鲂形四须鲃Barbodes  rhomoboides

24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denticulatus

25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26瓣结鱼Tor  brevifilis

27卵形白甲鱼Onychostoma oυalis  

28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

29南方白甲鱼Onychostoma  gerlachi

30细尾白甲鱼Onychostoma lepturus

31少鳞舟齿鱼Scaphiodonichthys acanthopterus

32长鳞舟齿鱼Scaphiodonichthys macracanthus

33条纹小鲃puntius semifasciolathus

野鲮亚科  Labeoninae

34Cirrhinus  molitorella

35东方墨头鱼Garra  orientalis

36墨头鱼Garra  pingi  pingi

37高体墨头鱼Garra alticorpora

38云南野鲮 Labeo  yunnanensis

39纹唇鱼Osteochilus  salsburyi

40纹尾盆唇鱼Placocheilus  caudofasciatus

41唇鲮Semilabeo notabilis

42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

43似鲮华鲮Sinilabeo cirrhinoides

44元江华鲮Bangana lemassoni

45滇华鲮Sinilabeo lemassoni Pellegrin

46河口华鲮Sinilabeo  tonkinensis

鮈亚科Gobioninae

47云南棒花鱼Abbottina yunnanensis

48Hemibarbu  maculates

49云南小鰾鮈Microphysogobio yunnanensis

50无斑蛇鮈Saurogobio  immaculatus

51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

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

52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

鲤亚科Cyprininae

53Carassius  auratus

54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

鳅鮀亚科Gobiobotinae

55元江长须鳅鮀 Gobiobotia longibarba yuanjiangensis

鳅科 Cobitidae

条鳅亚科 Noemacheilinae

      56大斑条鳅Nemacheilus  macrotaenia  

57美斑南鳅Schistura callichroma

58横纹南鳅Schistura fasciolatus

59侧带南鳅Schistura laterivittata

60昆明高原鳅Triplophysa  grahami

61个旧盲条鳅Nemacheilus  gejiuensis

花鳅亚科 Cobitinae

        62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平鳍鳅科 Homalopteridae

腹吸鳅亚科 Nemacheilinae

63爬岩鳅Beaufortia evertfi

64横斑原缨口鳅Vanmanenta  tetraloba

平鳍鳅亚科 Homalopterinae

      65越南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tonkinensis

66广西华平鳅Sinohomaloptera kwangsiensis

鲇形目Siluriformes

鲇科 Siluridae

        67 Silurus  asotus

68越南鮎 Silurus  cochinchinensis

胡子鮎科 Clarias

        69胡子鮎Clariidae batrachus

长臀鮠科 Cranoglanididae

        70 海南长臀 Cranoglanis  bouderius  multiradiatus

鱼尝科 Bagridae

        71条纹鮠Leiocassis  uirgatus

72斑鱯Mystus guttatus

73越鱯Mystus  pluriradiatus

74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鮡科 Osteichthyes

         75巨魾Bagarius  yarrelli

76红河纹胸鮡Glyptothorax  fukiensis  honghensis

77间棘纹胸鮡Glyptothorax  interspinalum  

78四斑纹胸鮡Glyptothorax  quadriocellatus  

79平吻褶鮡Pseudecheneis  pauiei  Vaillant

80大孔鮡Pareuchiloglanis  macrotrema

81间褶鮡Pseudechencis intermedius

鱂形目Cyprinodontiformes

鱂科Cyprinodontidae

        82中华青鱂Oryzias  latipes  sinensis

颌针鱼目Beloniformes

颌针鱼科Belonidae

        83圆颌针鱼tylosurus  strongylurus

合鳃鱼目Synbgranchiformes

合鳃鱼科Synbranchidae

        84黄鳝monopterus  albus

鲈形目Percomorpha

鮨科Serranidae

85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

鰕虎鱼科Gobiidae

86红河吻鰕虎鱼Rhinogobius diffordpopei

刺鳅科Mastacembelidae

        87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

(五)水生植物

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芦苇(Phragmitis communis)、水葱(Scirpus prostrata)、小叶狸藻(Utricularia gibba)、蓖齿眼子菜(P.pectinatus)等。

(六)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依据云南大学高原渔业学院于2018112628日对4个采样点的采样,并结合市场调查,评价区共收集类20种、108尾,重量为9856.5克。(见表2

2   元江水系采集鱼类名录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10913160848.png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10913160916.png

2   元江水系采集鱼类名录

注:示外来种

本次采样共采集到鱼类20种共108尾,重量为9856.5克。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75尾、鳅科鱼类3尾、鲇形目17尾、合鳃鱼目的4尾和鲈形目9尾。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10913161154.png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一、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元江县水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水产品总量、养殖单产逐年提高。2019年度,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9309亩,其中:水库6895亩,池坝塘2414亩。水产品产量1896吨,其中:水库1041吨,池坝塘608吨,江河捕捞产量40吨,稻田养殖207吨。渔业产值3312.6万元,流通和服务业产值1775万元。

按养殖水域类型划分,元江县水产养殖类型主要包括:水库生态养殖、池塘养殖、水库坝塘养殖和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四大类型。

(一)池塘养殖

主要养殖品种有罗非鱼、鲤鱼、鲢鳙鱼、草鱼、青鱼、鲫鱼等,池塘养鱼具有投入小、周期短、见效快、生产条件易控制且稳定的特点,是县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非鱼是县池坝塘养殖的当家品种,在产量中占到36%以上的份额,为提高池塘的单产和效益,近年来,县加大了罗非鱼综合防病技术的推广力度,罗非鱼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池塘的产出与效益显著提高。2019年池塘养殖面积2414亩;养殖产量608吨,平均单产252公斤/亩。县池塘养殖产量不高,是因为元江热坝区域池塘主要是以生产水产苗种为主,导致产量较低。

(二)水库养殖

主要养殖品种为罗非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养殖方式多为粗放型,为提高水库养殖的生产力,县通过提高投放鱼种规格、增加混养品种、采用轮捕轮放等措施,使水库养殖结构得到合理改善,养殖产量效益大为改观。2019年全县水库养殖面积有1224亩,养殖产量达到764吨,平均单产624公斤/亩。

(三)水库生态净水养殖

主要养殖品种为鲢鱼、鳙鱼。2019年,水库生态养殖面积5671亩,产量267吨,其中:鲢鳙鱼100吨、草鱼60吨,鲤鱼97吨,鲫鱼10吨。平均单产 44公斤/亩。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经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渔业发展进入了追求优质、安全、绿色水产品的新阶段,面对渔业发展新的形势,元江县渔业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渔业生产由产量型质量效益型过渡。

1.积极推介、引进推广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如建鲤、叉尾鮰、湘云鲫、长丰鲫、长丰鲢、淡水白鲳等,引导水产养殖户积极调整渔业养殖品种结构。

2.改革传统养殖方式,积极推广多品种混养和水产配合饲料的应用,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渔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引导鼓励渔民合理开发本地土著水产品种的养殖,使县土著鱼元江鲤、巨魾等成为新养殖对象,为全县名特优水产养殖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4.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和试验示范。

5.积极宣传渔业法律法规,做好渔业水域资源、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管理,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渔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渔业生产、渔业经济还处在低水平、低层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产养殖面积大幅度减少。为切实有效的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恢复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同时为满足城镇居民的用水需求,多处进行水产养殖的库坝塘禁止人工养鱼改为供水。

2.养殖规模小、产量低、品种结构单一。因水域零星分散,使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养殖规模小、产量少,难于形成规模化养殖。同时,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方式都是由农户自主经营,因此名优品种的推广难度较大,造成了现阶段养殖品种结构单一,养殖效益不佳的局面。目前,全县仍然是以罗非鱼、鲤鱼、青鱼、草鱼、鲢鳙鱼、鲫鱼等低价值的大众化产品生产为主,引进的名特优品种尚未形成规模产量。

3.渔业投入较少,科技水平不高,推广力度不够,实施到位率低。各乡镇(街道)均未设立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水产养殖及科技推广投入较少,未配备专职水产技术辅导员,科技设施极为简陋,不能完全适应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导致科技推广力度不够,水产养殖业处于低水平徘徊。

4.渔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相应的扶持政策少,渔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养殖效益偏低,渔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处于自产自销,粗放型的生产经营阶段。

5.基础设施薄弱、池塘老化。各类渔业养殖专用塘因沟路不配套、池塘老化、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水源补给困难导致产量较低。水库、坝塘人工养殖每亩624公斤,水库生态养殖每亩44公斤,渔业专用塘每亩252公斤,池塘、坝塘、水库单产水平仅为204公斤/亩,各类水域的平均单产均低于全市甚至全国的平均水平。

三、水产养殖业发展优势及前景展望

(一)区位优势明显。距玉溪市128公里,距离省会昆明216多公里,国道G85高速穿境而过,且玉磨铁路和元蔓高速即将开通,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县水产品的输出提供了广阔市场。水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外向市场。水域水质优良、无污染,天然饵料丰富,是良好的养殖场所。

(二)立体气候突出。元江坝区属于典型的北热带干热河谷气候条件,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327米,地处低纬高原,属季风气候,冬夏半年各受两种不同的大气环流影响,冬半年(即干季114月)受北非及印度北部大陆干暖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干冷气流影响,空气干燥温暖,降水量少,蒸发快,晴天多,日照充足。夏半年(即雨季510月)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和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空气湿度大,降水量多,多阴寡照,形成了冬暖夏热,冬春干旱风大,夏秋多雨湿润,干湿季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3.8,无霜期为222天,为全国之最,常年无冬、终年无霜,充沛的水资源为鱼类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三)具有丰富的渔业水域资源。县境属红河流域,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48 mm,元江县1956年~2013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7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60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60亿立方米,合计元江县水资源总量9.7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4391立方米,农灌亩均用水量469立方米/亩。全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蓄水工程为主。全县共建成中型水库4座、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32座,小坝塘(库容1万立方米~库容10万立方米)170座。全县水域面积18317亩,2019年底全县水产养殖水面9309亩。

(四)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今没有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的年流通量不超过1000吨。目前,每天运入元江县的鲜鱼平均2.8吨,水产品养殖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大,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县的水产养殖业提供很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五)各项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为优质、安全水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渔业资源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渔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渔业的有序、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七)休闲垂钓渔业的兴起和发展,为水产业的多轮驱动,开辟了另一片全新的领域,促成了水产业的多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元江县渔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第八节  功能区划概述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一、禁止养殖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和未批准利用的水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禁止在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开展水产养殖;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开展水产养殖;法律规定的其他禁止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

二、限制养殖区:限制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区域等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在以上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的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禁止在水库及近岸水域等公共自然水域开展网箱围栏养殖。重点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0.25%。各地应根据养殖水域滩涂生态保护实际需要确定重点水库,确定不高于农业农村部标准的本地区可养比例;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三、养殖区:包括池塘养殖区、坝塘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和其他养殖区。池塘养殖包括普通池塘养殖和工厂化设施养殖等,坝塘水库养殖包括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其他养殖包括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地养殖等。

 

第九节  禁止养殖区

禁止养殖区面积为13189亩,其中: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6750亩(红河大桥至南巴冲水域);饮用水水源水库面积6439亩(包括:羊街乡的水龙水库;那诺乡的那诺一库,罗波坝塘,郎台坝塘;曼来镇的磨房河水库、街子河水库、和平子水库、板桥水库、小拉史水库(在建),南溪二坝塘,南溪坝塘,团田坝塘,曼林冲坝塘;羊街乡的章巴水库;甘庄街道的西拉河水库、假莫代水库,勐仰坝水库,干坝四队坝塘,它克小龙潭坝塘;澧江街道的峨波罗水库;红河街道的团山水库在建;因远镇的乌布鲁水库、乌龙水库,鲁布水库在建,浦贵坝塘;咪哩乡的南掌水库,草坝水库,上龙潭水库,下龙潭水库,陆家店水库;洼垤乡的横山水库,扎把垤一坝塘,斋祖坝塘,老茶已1坝塘,垤且龙坝塘等22座水库和13座坝塘。

管理措施:

(一)撤除禁养区人工养殖网箱、网围、拦网,禁止从事投肥投饵等各类水产人工养殖行为,坚持依托水域资源,以水养鱼,以鱼洁水的原则,通过对水生态和水生物资源监测,科学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鲢、鳙)、设置人工鱼巢等增殖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生物多样性。

(二)禁止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首先解除承包养殖合同,由县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禁养区内原有投饵投肥的水产养殖场点,已有政府文件规定实施办法的按照文件规定执行,未出台文件规定的场点,要根据实际情况限期依法关停或责令搬迁,搬迁或关停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养殖渔民生产生活,到2021年底全县基本实现禁养目标。

(三)加强农业源污染治理,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入河湖,相关部门单位要对水源地进行监督管理,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定期发布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建立生态预警机制,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四)制定禁养区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出台并执行违反禁养区管理办法的行政处罚办法。

 

第十节  限制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面积为716亩,其中:那诺乡的那诺二库;因远镇的小板碧水库;龙潭乡的龙潭水库;咪哩乡的密林水库;澧江街道的者嘎水库,新村水库,南洒水库;甘庄街道的干坝水库等8座水库

管理措施:

(一)元江县等农村集体生活用水源地水库,全面限制投肥投饵养殖。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和鱼产力评估工作,科学确定鱼种投放品种、比例和养殖容量,提倡投放以鲢、鳙、鲴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天然生态养殖模式。鱼种投放宜放1龄以上规格的鱼种,种质符合GB/T11777的规定。加强水质监管,限制周边生活污水及畜禽粪直接排入水库。

(二)元江县热坝区的重点水库,限制人工养殖,依据资源调查和容纳量评估确定可养量,严禁超负荷养殖。积极调整放养品种、改变精养投饵模式,发挥鱼类的洁水功能,走生态养殖之路,实现以鱼养水、水好鱼肥的双赢目标。

(三)上述水库限养区和其他限养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的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由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

(四)限制养殖区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划定前已有的水产养殖,解除承包养殖合同,搬迁或关停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养殖渔民生产生活。

(五)制定限制养殖区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出台并执行违反限养区管理办法的行政处罚办法。

 

第十一节  养殖区

养殖区面积为2944亩,位于元江鲤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禁止养殖区域外。

养殖的类型:池塘养殖、水库坝塘养殖、种养结合水田养殖及江河水域预留养殖区等。

一、池塘养殖区

该区含523街道,其中:澧江街道220亩,红河街道121亩,甘庄街道177亩,因远镇225亩,曼来镇314亩,羊街乡144亩,那诺乡157亩,洼垤乡301亩,咪哩乡93亩,龙潭乡64亩,元农224亩,元江鱼种站74亩,其它150亩,全县池塘养殖总面积2264亩。

该养殖区有较好的养殖基础,是全县的传统渔区、商品鱼主产区和苗种繁育基地。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区位、水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良水产苗种和商品鱼养殖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二、水库养殖区

该区域主要是元江农场的者嘎二库,者嘎三库;澧江街道的岸章水库,那塘水库,那塘旧寨一、二、三、四库;因远镇的海菜塘水库,沙浦水库,补垤水库;曼来镇的小泥洞水库,林青水库;洼至乡的坡垤水库,海子田水库,瓦窑冲水库;甘庄街道的马鹿箐水库,攀枝花水库,它克水库,马家冲水库,施克水库,冲子田水库,瓦窑冲水库等23座水库,养殖面积680亩。

库塘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境内有5座中型水库和13座小(一)型水库为人畜饮水水源,为禁养区,养殖主要是小(二)型水库23座和坝塘157座为主,由于水域面积不大管理方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应因地制宜发展库塘渔业。针对县水库、坝塘的特点,宜以鲤、罗非、鲢鳙、青、草鱼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全面提升库塘渔业生产力。

三、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区

稻田养鱼主要规划在全县适宜进行稻田养鱼的乡镇街道等地。

管理措施:

(一)加强渔业执法,推进水域确权。养殖区内符合规划的养殖项目,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使用药物,防止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养殖生产应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完善全民所有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健全使用权的招、拍、挂等交易制度,推进集体所有养殖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规范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加强渔政执法,查处无证养殖,对非法侵占养殖水域滩涂行为进行处理,规范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秩序,强化社会监督。

(二)夯实产业基础,推进转型升级。改善条件上重点加强养殖基地水电路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精养池塘标准化改造提质升级、养殖循环水生态净化设施建设。养殖模式上重点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等生态环保节能型新模式。实施养殖用水达标排放,结构调整上充分发挥岳阳县资源优势,重点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加强田间工程标准化建设,运用生态学效应,实现种养平衡。

(三)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防范养殖风险。围绕产业发展及治理关键环节和短板,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参与的PPP高效治理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渔业。改革完善渔业相关补贴,重点支持池塘标准化改造等。探索采用信贷担保、贴息、养殖水域滩涂不动产权证质押等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渔业发展,完善渔民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等制度。发展渔业互助保险,建立健全渔业保险支持政策,加快推进渔业保险,增加渔业保险保费补贴,推动开展高温、寒潮、洪涝等渔业灾害保险。

 

第十二节  渔业发展功能区划

一、水源生态涵养区

主要规划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

规划水域面积:6439亩。

规划目标:以涵养水源、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稳定湿地水域生态系统,实行测水放鱼、以鱼养水,禁止设立三网投饵养殖,发挥水生生物的生态净化功能,确保水质整体优良和饮水安全。

二、休闲观光水产养殖

主要规划区域:元江农场、澧江街道红桥社区和南洒村委会。

规划水域面积:500亩。

规划目标:以满足城市中高档收入人群的消费需要为目标,依托现有的休闲渔业设备设施条件,建设中高档养生和都市渔业休闲观光场所,打造国家级垂钓比赛场、一批星级度假村、鱼餐馆和观赏鱼繁养基地,为市民垂钓休闲提供理想休闲、餐饮场所。以垂钓养生、生态放养等水域生态养生理念,构建独特的环保型休闲养生体系,形成集休闲、娱乐、运动、竞赛、养生、生态保护于一体的休闲渔业产业形态。

三、无公害水产健康养殖区

主要规划区域:各乡镇(街道)

规划水域面积:3086亩。

规划目标:以满足市场消费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利用现有的养殖池塘主养草鱼,鲤鱼、鲫鱼等常规品种,发展无公害养殖、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

四、名特优水产健康养殖区

主要规划区域: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

规划水域面积:74亩。

规划目标:以满足市场消费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利用坝区干热河谷气候和元江的水资源优势,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试验示范推广,建设元江鲤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场,元江鲤孵化、育苗、养殖一体化,并配套建设鳄鱼文化展览、餐饮的鳄鱼产业园。

五、种质资源保护与增殖区

规划区域:元江鲤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

规划面积:6750亩。

规划目标: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渔业资源保护措施,实行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科学合理地控制捕捞强度,增殖放流,恢复水产生物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

 

第四章  实施与保障措施

 

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修订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的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渔业部门管理职责,建立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联动机制和政府统一协调机制,确保规划顺利修订。

 

第十四节  加强渔业水域管理,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防止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确保水产品质量,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大事。要加强渔业水域的管理,防止工农业废水、生活废水污染,尤其要加强渔业用水水源的保护,防止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对养殖池塘要实行达标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健康养殖,发展绿色环保产品。

 

第十五节  实施养殖水域容量控制,加快养殖结构调整

要按照规划和市场需求,实行合理布局,各有侧重的原则,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区域化、产业化格局。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现养殖品种良种化、产品优质化。同时,实施放养密度、投饵、施药控制,合理密养、科学投饵,正确施药。

 

第十六节  推进区域主养产业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推进县水产养殖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坚持分类指导、各有侧重,推动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向专、精、特、新、强方向发展,构建优势产业区和特色产业区,将发展特种水产业与无公害基地、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与产业化经营、休闲观光结合起来,与现代化渔业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土著品种开发力度,建立原良种生产基地。以提高质量、效益为重点,推进健康养殖,加快新型渔业经济发展,按照以消费带动生产的思路,适应现代生活的新需求,加快建立一批集观赏、垂钓、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大力拓展渔业产业功能,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做优做大做强县特色水产业。

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涉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办理。

 

附件1.元江县水库名录

2.元江县坝塘名录

3.元江现状水库工程分布图

4.元江鲤国家级不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置图

5.元江县水库渔业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规划图

元江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30年)附件.docx


图文解读:元江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