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县域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一、全县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全县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721117万元,比上年增加82793万元,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690万元,增长6.6%,对GDP贡献率为14.6%,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4981万元,增长23.3%,对GDP贡献率为35.4%,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90446万元,增长11.8%,对GDP贡献率为50%,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5.8%、20.1%、54.1%。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98915万元,比上年增加38493万元,可比价增长15.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5%,比去年上升0.7个百分点。

(二)农业经济增势良好
201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312770万元,可比价增长6.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6515万元,可比价增长6.6%。

(三)工业及建筑业稳步增长
2016年,全县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82399万元,增长9.85%。增加值111846万元,可比价增长19.9%,对GDP贡献率为24.2%,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其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独立核算)共30家,实现产值270466万元,增长11.3%;增加值76950万元,可比价增长25.2%。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8.6%。
在玉溪市元江县中亚建筑有限公司、元江县澧江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力拉动下,2016年元江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3571万元,可比价增长37.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1.3%,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活跃
2016年,全县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30041万元,增长50.4%,比1-11月提高14.5个百分点,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水平30.6个百分点和全市水平16.5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位居全市第一位。其中:城镇投资完成598099万元,增长28.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1942万元,同比增535.2 %。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0112万元,同比增20.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6596万元,同比减少59.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13333万元,同比增107.4%。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8.2%、7.8%、84%。
图3
(五)消费品市场、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201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565万元,同比增长11.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3772万元,增长11.7%;乡村实现 30793万元,增长9.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实现42798万元,增长13.4%;商品零售实现201767万元,增长11.1%。批发业销售额完成51646万元,增长19.6%;零售业销售额完成249444万元,增长 16.1%;住宿业营业额完成17416万元,增长20%;餐饮业营业额完成90271万元,增长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426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690元,同比增长9.6%。
(六)财政税收实现增长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1976万元,比上年增加6931万元,增长15.4%,同比提高26.4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377万元,增长15.2%。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92504万元,比上年增支21711万元,增长12.7%。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6202万元,增长10.1%。
全县两税系统共组织各项税收入库44470万元,比上年增加6364万元,增长16.7%,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其中:国税系统组织收入19570万元,比上年增加7540万元,增长62.7%;地税系统组织收入24900万元,比上年减少1176万元,下降4.5%。
(七)货币信贷稳健运行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0048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6.2%,其中:境内存款700187万元,同比增长16.2%;境外存款293万元,同比增长7.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9881万元,增长9.31%,其中:住户贷款230922万元,同比增长8.4%;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贷款198889万元,同比增长10.4%。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规上工业企业承压明显
总体来看,2016年全县工业经济效益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由于元江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之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规上工业企业承压明显。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营利空间进一步下降,制约企业正常生产,导致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另一方面,元江县虽然具备热带农作物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等优势,但现有加工类农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尚未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规上工业经济发展。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参忧
2016年元江县固定资产投资整体虽然呈现“高开高走”态势,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固定资产投资仍稳中参忧。其一,元江县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严重不均,一产、二产投资占比低,三产投资占比高,且差距逐渐扩大。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0.3:28.7:61.0调整为今年的8.2:7.8:84.0,投资结构亟待调整。其二,工业投资持续下滑。截至12月,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6596万元,同比下降59.4%,滑落52.8个百分点,下跌幅度加剧。其中:非电工业投资完成40373万元,同比增长110.8%,环比增长11.7个百分点;电力投资完成16223万元,同比下降86.5%。电力工业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度结转的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重点电力投资项目都已完工投产,而2016年又缺乏电力项目入库,电力投资缺乏大项目支撑,导致元江县工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从全市看,元江县工业投资下滑速度高于全市(下降6.5%)水平52.9个百分点;与同样增速下跌的红塔区、易门县、峨山县相比较,元江县工业投资下滑幅度最大。
(三)财政八项支出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2016年用于推算全县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的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9.3%,对三产的贡献率为42.9%,对GDP贡献率为21.5%,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但是纳入三产增加值测算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对三产的贡献率仅为15.2%和6.5%,对GDP贡献率为7.6%和3.3%,分别拉动GDP增长仅为0.9和0.4个百分点。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力促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一是要鼓励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加强技术创新、产品更新,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争取市场的主动权。二是要加大对工业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的帮扶力度,力促其走出困境。三是巩固提升矿电、制糖、建材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四是以建设“一园三片区”为机遇,不断提升园区集聚力,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二)力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
一方面,按照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的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扎实推进2017年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二是督促果香四季度假区、县通用机场、元蔓高速元江段等2017年重大项目尽快入库并开工建设;三是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督办力度,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稳定全县投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工业投资乏力的背景下,政府部门要积极寻求旅游、养生、养老、度假、体育文化等优势产业的投资重大项目储备和开工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扩大和优化投资多元结构,力求元江县投资有序推进。
(三)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努力转变以财政八项支出为支撑的现状,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以发展民族节庆、农业观光、热区体验为主的休闲游为旅游新亮点,全力促进以农林、林业、文化产业、工业等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调整市场结构,以推进重点服务业为着力点,以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