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来源:元江县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3-10-30 10:20:58 点击率: 63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元江县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各项政策文件精神,会同相关部门,咬定目标任务,强化执行落实,全力以赴抓好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202310底,元江县农业企业1003户,净增333户,完成市级净增任务126户的264.29%,完成县级净增任务614户的54.23%;农民专业合作社242户,净增22户,完成县级净增任务26户的84.62%;农业龙头企业31户,净增5户,完成市级净增任务5户的100%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壮大,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农民增收、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下一步,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将按照省、市、县促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持续抓好年度工作任务落实,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做到凡土地必登记,凡流转必主体,凡农企必升级,力保现有存量以做好增量、稳住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等政策措施,统筹各类资源力量,主动服务、有效服务、全周期服务农业市场主体,提升农业市场主体发展质量。

(一)加强部门联动。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配合,用足用活市场主体歇业期限3年政策,对符合歇业条件的农业市场主体鼓励暂缓注销登记,尽量让已登记的农业市场主体不退出、少退出,力保现有存量以做好增量。

(二)加强产业谋划。谋划好热区和山区双重空间,围绕热坝区综合特色经果、山区林农生态经济、半山区林果花3个产业带建设,按照“6+N”农业产业体系,稳粮、扩花、提果、育菜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抓住市场需要新去向,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引进种植大户和加销一体企业流转土地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农业,形成规模连片、效益较好的种植基地。

(三)挖掘基地潜力。加强农业产业基地的培育,针对未成立市场主体的基地进行有效帮扶与督促,凡种植面积50亩以上、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等有条件的基地要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成立主体以寻求高质量发展。

(四)注重典型带动。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引进及农技推广机构建设,落实好培育涉农市场主体促进乡村振兴奖励办法等政策落实,强化指导扶持服务,以典型为引领,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分布于全市各村、各乡镇的新型种植主体、新兴种植基地等,像扶持工厂一样扶持提升为企业,抓好农业市场主体培育。

(五)网格定点扶持。探索网格化管理扶持机制,发挥农业技术人才、农民土专家和乡村能人作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以基地为单元,对每一个种植基地,派分管农技副乡镇长或一名科技人员、挂钩干部进行指导帮扶,关注市场行情和经济走势,因势利导宣传适用政策,积极争取对口资金支持,破解发展瓶颈等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支持基地发展,形成县级、市级、省级基地。

(六)加大加工企业、电商和基地嫁接。强化特色生物资源的产业化水平,聚焦一县一业,提升茉莉花、芦荟、芒果等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做强做大万绿、大有为、温飞燕等一批本土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大力实施互联网+”,在办好开园直播、采摘乐播等节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直播+农业等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助力元江县鲜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加大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力度,在提升品牌效应同时,把农产品变成合格的、受市场欢迎的商品。

(七)实施现代设施农业。鼓励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利用好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地施效,加快百亩以上成片土地流转,按照集中连片、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完善建设规划。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完善末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库、管道、智能为一体的现代智慧水网,推动水网电网化,提升设施农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