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一环。9月15日,由中节能环境投资建设的元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标志着该重点环保工程正式由建设阶段转入生产运行阶段,真正实现了环保与民生的双赢。  走进元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车间整洁明亮,秩序井然。满载生活垃圾的收运车辆经称重系统自动记录后,缓缓驶入接收大厅,将垃圾倾倒入储坑进行发酵。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机械臂,精准抓取发酵后的生活垃圾,送入焚烧炉进料口。随着设备平稳运转,垃圾逐渐“变身”为清洁电能。中央控制室内,技术人员紧盯大屏幕,实时监控垃圾接收、发酵、焚烧、发电及烟气净化等全流程数据,确保生产规范、排放达标。 中节能元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张萍表示:“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38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真正实现了‘变废为电’,助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 元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2023年12月BOT技改重启以来,被列为中节能环境在滇南地区布局的重点环保项目。该项目聚焦元江生活垃圾处理难题,采用自主研发的机械炉排焚烧技术,于今年3月进入调试阶段。目前,该厂日均处理垃圾能力达200吨,年处理垃圾7.3万吨,年发电量1816万度,各项排放指标全面优于国家标准,有效解决了元江县偏远地区垃圾量小、运距长、处理难等问题,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元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元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金建华说:“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转入商业运营,我们将重点推进城乡垃圾收、转、运、储一体化体系建设,全力实现全县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记者:余娇 范魏嵩
|